工程分類
一、出圃時間:苗木種植苗木出圃在秋末苗木落葉后,或開始落葉時就可以起苗出圃,至土壤上凍前起苗,越晚越好,出圃后進行苗木假植貯藏。也可在春季土壤解凍后萌芽前起苗出圃,隨出圃隨栽好。起苗好選擇陰天,或在早、晚進行。大風天氣苗木易失水過多,會影響栽植的成活率和幼樹的生長勢。
二、出圃前的準備:①品種核對起苗前應對照嫁接品種記錄和品種表現特征認真核對,分片掛標簽,如因補接等原因品種較亂時,應每株都掛上標簽。標簽上注明品種、砧木、產地等以避免苗木品種發(fā)生混淆。②澆水起苗前一周左右,應灌一次水使土壤松軟,減少根系的損傷,減少勞動強度,提高工作效率。也可增加苗木含水量,提高成活率。③去葉片如起苗時葉片尚未脫落,應先把葉片全部去掉以減少水分蒸發(fā)。④貯存場所預先把苗木貯藏場平整好,等苗木運到后應立即按品種、質量分開貯藏。
三、起苗:梨樹實生苗的垂直根發(fā)達,側根少且深,為保持根系完整,起苗應比蘋果等樹種挖得深,且多帶土。起苗時先于苗圃邊行外側開溝,深達30厘米左右,鏟斷底部主根后,然后逐行逐棵挖掘。要盡量較完整地挖起根系,少傷根,多保留須根,以利于提高栽植后的成活率。起苗時應注意保護接芽(半成苗)或接口部,使其免受傷害。為確保苗木新鮮,挖出的苗木要立即在地邊用濕土將根系埋住,避免風吹日曬,待整塊地的苗木起完后及時運出,一起進行假植貯藏。
四、梨苗出圃:規(guī)格苗木達到一定標準,方能出圃,否則應繼續(xù)培育,合格的苗木具備以下條件:①主根和側根完整,具有3條以上分布均勻、舒展、不卷曲的側根,側根長度在20厘米以上,須根多;②苗木高度在0.8~1.3米以上,嫁接口以上10厘米處的粗度不小于0.8厘米。③嫁接口以上從45~90厘米的整形枝段內有健壯、飽滿的芽6~8個及以上,如整形帶內發(fā)生副梢,其副梢上要有健壯的芽;④嫁接口完全愈合,接口光滑。
吉公網安備 22020202000333號